所谓服装材料原料种类的鉴别,是指运用各种物理、化学方法,借助已掌握的各类纤维的特性、面料的性能,所进行的原料成分分析和判断。服装材料原料成分的鉴别方法有很多,常见的有:感观鉴别法、燃烧鉴别法、显微镜观察法、溶剂溶解法、药品染色法、密度测定法、光谱分析法等。其中以感观法和燃烧法最为简单和常用。
感官法也称手感目测法,即通过人的眼睛看(颜色、质地、光泽等)、手摸(质地、厚薄等)、抓捏(弹性、硬挺度等)、耳听(撕裂声、丝鸣等)等来鉴别组成织物的纤维种类的一种直观方法。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:“看、摸、捏、听”。其优点是方法简单、无需仪器,缺点则是主观随意性强,受物理、心理、生理等很多因素的制约,鉴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1. 棉织物的鉴别 主要包括纯棉、涤/棉、粘/棉、丙/棉、维/棉等品种。
⑴纯棉织物 布面具有天然棉纤维柔和的光泽,手感柔软有温暖感,弹性较差,容易产生折皱;用手捏紧布料后松开,可见明显折痕;从布边抽出几根纱解捻后观察,纱中纤维细而短。
⑵涤/棉织物 光泽明亮,色泽淡雅,布面平整洁净,手摸布面有滑、挺、爽的感觉,手捏布面有一定的弹性,放松后折痕不明显且恢复较快。
⑶粘/棉织物 与富纤布一样,布面光泽柔和明亮,色彩鲜艳,手摸布面平整光洁,触感柔软,但捏紧放松后的布面有明显折痕。
⑷维/棉织物 布面光泽不如纯棉布,色泽较暗,手感较粗糙,不柔和,但捏紧布料放松后的折痕情况介于涤/棉和粘/棉织物之间。
⑸丙/棉织物 外观具涤/棉布的风格,挺括、弹性好,但手摸感觉稍粗糙。
2. 麻织物的鉴别 主要品种有纯麻、涤麻、棉麻、毛麻等。
⑴纯麻织物 具有天然麻纤维的纯朴、自然柔和之光泽,手感较棉粗硬,但有挺、爽之感。其纱线或纤维强力较大,湿强力更高。
⑵涤麻织物 布面纹路清晰,光泽较亮,手感较柔软,手捏布面放松后不易产生折痕。
⑶棉麻织物 外观风格介于纯麻与纯棉织物之间,有不硬不软之手感。
⑷毛麻织物 布面清晰明亮、弹性好,手捏紧放松后不易产生折痕。
3. 毛织物的鉴别 主要有纯毛、毛/粘、毛/涤、毛/腈、毛/锦等品种。
⑴纯毛织物 呢面平整、丰满,色泽柔和自然,手感柔软有弹性,用手捏紧呢面后松开,几乎无折痕,即使有折痕也能尽快恢复原状。拆除纱线后,其纤维较棉粗、长,有天然卷曲。
⑵毛/粘织物 呢面光泽较暗,手感柔软身骨差。捏紧呢面后松开,折痕明显不易恢复。
⑶毛/涤织物 呢面光泽较亮,织纹清晰,手感平整、光滑、稍有硬板感,弹性很好,手捏紧呢面后松开,折痕迅速恢复原状。
⑷毛/腈织物 具有毛感强、色泽艳的特点,手感蓬松,有弹性。
⑸毛/锦织物 呢面平整、毛感差,外观有蜡样光泽,手感硬挺不柔软,手捏紧呢料后松开有明显折痕,可部分恢复。
4. 丝织物的鉴别 主要是指纯丝(真丝)、粘胶丝、涤纶丝、锦纶丝等长丝织成的织物。
⑴真丝织物 绸面平整细洁,色泽柔和、均匀、自然,悦目不刺眼,外观悬垂飘逸,手感柔软、爽滑,触摸时有拉手感和丝鸣声。手捏紧绸面后放松,无折痕产生。
⑵粘胶丝织物 绸面光泽明亮、耀眼,但不如蚕丝柔和,手感滑爽柔软,有沉甸甸的感觉,易悬垂,但不及真丝绸挺括、飘逸,手捏绸面后有折痕,且恢复较慢。从纱中抽出的纤维沾湿后,很容易拉断。
⑶涤长丝织物 绸面光泽明亮,有闪光效应,手感滑爽、平挺而不柔和,手捏紧绸面后松开,无明显折痕。纱中纤维沾湿后,强力无变化,不易拉断。
⑷锦纶丝织物 绸面光泽较暗,似有涂了一层蜡的感觉,色彩亦不鲜艳。手感硬挺,身骨疲软,手捏紧绸面后松开有折痕,但能缓慢恢复。纱中纤维沾湿后,无明显强力变化。
燃烧鉴别法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化学成分不同,其燃烧特性也不同,从而对面料成分加以鉴别的一种方法。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纯纺织物或交织面料,而不适用于混纺织物原料的鉴别。鉴别时,从衣料中抽出纱线或纤维(经、纬纱分别抽取),用镊子夹住慢慢移近火焰,仔细观察并记录其受热后的变化情况:接近火焰时是否收缩、熔融;在火焰中是否燃烧,燃烧的颜色、速度及散发的气味;离开火焰后是否续燃、燃烧的灰烬特征(颜色、形状、硬度)等,对照纤维燃烧特征表,可粗略地鉴别纤维类别。
几种常见纤维燃烧特征表
| 
             纤维名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接近火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在火焰中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离开火焰后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燃烧后残渣形态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燃烧时气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棉、粘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不熔不缩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迅速燃烧,桔黄色火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继续燃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小量灰白色的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烧纸气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麻、富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同上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同上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同上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同上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同上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羊毛、蚕丝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渐渐燃烧,橙黄色火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不易延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松脆黑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烧羽毛或毛发臭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涤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熔融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先熔后燃烧,且有熔液滴下,火焰黄白色,有黑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能延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玻璃状黑褐色硬球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特殊芳香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锦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熔融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先熔后燃烧,且有熔液滴下,火焰呈蓝色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能延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玻璃状黑褐色硬球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氨臭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腈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微熔发焦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熔融燃烧,有发光火花,火焰亮黄色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继续燃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松脆黑色硬块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有辣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维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熔融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燃烧,有浓黑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继续燃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松脆黑色硬块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难闻的特殊臭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丙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缓慢收缩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熔融燃烧,火焰明亮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继续燃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硬黄褐色球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烧蜡气味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氯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收缩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熔融燃烧,有大量黑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不能延烧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松脆黑色硬块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氯气的刺激性气味  | 
        
三、显微镜观察法
显微镜观察法是根据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、横断面形态,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的这些特征并加以鉴别的一种方法。这种方法不局限于纯纺、混纺和交织产品的鉴别,能正确地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区分开,但对合成纤维却只能确定其大类,不能确定具体的品种。因此,要明确合成纤维的品种,还需结合其它的方法加以鉴别和验证。
几种常见纤维的纵向和截面形态特征列于表中,其显微镜观察图见下图。
几种常见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
| 
             纤维名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纵 向 形 态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断 面 形 态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棉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扁平带状,有天然转曲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腰圆形或马蹄形,有中腔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苎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有横节、竖纹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腰圆形,有中腔及裂缝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亚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有横节、竖纹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多角形,中腔较小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羊毛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表面有鳞片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圆形或近圆形,有的有髓质层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桑蚕丝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表面如树干状,粗细不匀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不规则三角形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粘胶纤维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纵向有细沟槽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锯齿形,有皮芯层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醋酯纤维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有1~2根沟槽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不规则的带状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维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有1~2根沟槽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腰圆形,有皮芯层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腈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平滑或有1~2根沟槽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圆形或哑铃形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氯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平滑或有1~2根沟槽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接近圆形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涤纶、锦纶、丙纶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平滑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圆形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