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件衣服若是200元的成本,卖不到800元的话可能就会没利润。”从事服装行业20多年的安徽皖鹤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维俊给记者算到,一件成品衣服卖出去后,商场抽走30%、纳税超过10%、宣传折扣、员工成本至少20%……所剩下的“盈利”微乎其微。
而记者在采访的服装生产企业中了解到,用工成本、制作成本、宣传成本等环节都在逐年递增,其中流通环节的成本占比最大,为标价的70%左右。
棉商:每吨棉价同比去年跌万元
去年一年,棉花的价格呈现历史罕见的“过山车”剧烈波动。棉价飙涨,不断创下历史新高,被人们称为“棉花掌”;棉价暴跌,让不少人被套牢,又被冠名为“棉花套”。忽上忽下的棉花价格,不仅让棉农欲哭无泪,也给棉商、纺织业重重一击。
“相比去年的棉花价格,今年每吨棉价同比去年跌了一万多元。”安庆市江花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去年这个时候每吨棉价为3万元左右,而当前每吨的棉价在1.97万元左右。该负责人分析,棉价的调增与自去年9月份以来,政府在国内市场采购250多万公吨棉花补充国家储备有密切关系。而接下来这段时间,随着春装上市、服装企业储备货源等影响,棉花的价格仍将平稳上扬。
企业:流通环节成本过高
立春过后,商场里的春装也相应“登场”,但消费者会发现,即便普通的一件薄外套,售价也高达六七百元。春装价格为何“居高不下”?
“一件200元成本的衣服,如果我不标价800元出售,可能就会面临‘亏本’的尴尬。”黄维俊解释,一件成品衣服卖出去,商场将抽走30%,纳税额10%以上,折扣宣传、人工成本至少20%,整个流通环节的成本最大,约为标价的70%左右。
合肥市蕊琦时装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洪文松也表示,“一件衣服的成本有很多方面构成,首先是制作成本,包括设计、面料、加工等环节;其次是销售成本,包括商场入场费、提成费、宣传折扣、员工开支等费用,小型服装企业的利润微乎其微。”
专家:多元化经营助发展
在安徽省服装商会副会长陈洁庚看来,随着国内消费升级,品牌服装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,积极开展品牌推广与营销网络建设,建立行业竞争优势,是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最佳选择。
他认为,若要缓解流通环节过高的问题,一方面安徽急需发展本土服装企业,充分利用宿州、蒙城以及“安徽服装第一镇”孙村的有效资源,形成品牌进入市场,市场托举品牌的共赢局面。当前,服装企业的出路并不在制造,而在品牌。只有拥有知识产权,才能享有品牌的核心价值。另一方面需要吸引和培养高级人才,引导沿海城市服装企业劳动力回流。
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也是趋势所向。当前纺织行业专业并形成规模的网站并不多,因而建立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。